-
无锡人嗜甜的习惯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 "历史原因":无锡位于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在古代,江南地区以稻米为主要粮食,而稻米本身带有一定的甜味,长期食用稻米可能会影响当地人的口味偏好。
2. "文化传统":无锡的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甜食在无锡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无锡排骨、无锡酱排骨等传统美食,都带有一定的甜味。这种甜味在烹饪中的运用,也影响了当地人的口味。
3. "气候因素":无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人们为了消暑解渴,往往喜欢食用一些甜食,如绿豆汤、甜品等,这些食物可以给人带来清凉感。
4. "生活习惯":在无锡,甜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节日、庆典等场合,甜食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无锡传统的元宵节,就有吃汤圆的习俗。
5.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甜食作为一种口感丰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无锡人嗜甜的习惯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举报 -
说实话,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在上大学离开无锡之前,我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爱吃甜……
平时吃小笼包、红烧肉觉得就是这类东西的正常口味啊,直到我和我的闺蜜到了南京上大学。
有一天,我的闺蜜突然问我:“为什么食堂的青菜是苦的啊?”后来她也问了她爸妈,才知道她活了20年吃的炒青菜都是加了糖的!!(我家不放)
还有一直以为红烧的东西放糖是全国共识,每次家里烧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哎呀盐放多了。没事,放点糖就好了”。用糖,一是提鲜,二是中和盐不小心放多,三就是收汁,让汁水黏黏稠稠的才能吃啊,特别是我奶奶做的红烧鱼,会放着让汁变成像布丁一样的冻,咸咸的带一点甜,比鱼还好吃!
其实南京的红烧菜还是会放点糖的,但是他们那的汤包,和小笼包类似的东西,馅不会放糖,吃的时候总觉得没有灵魂。后来我去青岛旅游,尝到了只放盐的红烧菜,我感觉嘴里塞了一袋盐…………接受不能。
我还去北方朋友家吃过饭,他们烧红烧肉喜欢一大锅一煲,类似鸡公煲那种,放很多各种各样的香料但就是没有糖,我平时很爱吃肉,但是那种我吃一块就感觉很饱了,看着也没啥食欲……
鸡公煲
无锡酱排骨,我家红烧鸡翅都是烧成这个样子的
我平时也不是很爱吃甜的人,奶茶三分甜,太甜的蛋糕受不了。但是无锡菜放糖,真的是烙印在无锡人基因里的东西了,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也不会觉得奇怪,平时真的也没有刻意去为了吃甜那么做啦……然后自从宣传说糖吃太多容易变丑之后,我家烧菜糖也放的越来越少啦……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