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国家规定必须发放的吗?解读政策与权益保障

无锡 更新于:2025-07-09 19:18
  • 紫诺90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劳动保障政策,主要是为了保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以下是关于高温补贴的政策解读和权益保障:
    政策解读
    1. "适用范围":高温补贴主要适用于在夏季高温期间(通常为6月至9月)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
    2. "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般会参照气温、作业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3. "发放方式":高温补贴可以以现金形式发放,也可以以实物形式发放,如防暑降温饮料、药品等。
    4. "发放时间":高温补贴的发放时间通常为高温季节,具体时间由各地方政府规定。
    权益保障
    1. "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发放高温补贴,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2. "举报投诉":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3. "劳动仲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高温补贴问题上发生争议,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高温补贴的规定。
    注意事项
    1. "高温补贴与工资的区别":高温补贴是额外的劳动保障福利,不属于工资范畴。
    2. "高温补贴的发放与停工"

    举报
  • 随意而安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必须发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八条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四)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及时向各区县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进行劳动争议仲裁。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