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现有城市名作为城市名称使用历史最早和最长的应该是无锡了?
关于无锡地名的出处有多种说法,我通过查阅多种史料,认为无锡这个地名是春秋末期越国灭了吴国后不久就有了,是越国统治者给吴国古勾吴、故吴墟地区取的一个非常高贵的名字,或者也可能取名的人本身就是驻守在无锡的越国高等级贵族。
春秋战国时期,有好几个越王的名字是无字开头的,如无余、无曋、无疆、无壬、无颛,显然无字开头的越国式名字不是一个很随意的名字,越式名中的“无”字大概率是一个尊称或一个高贵称呼的前缀字,从这些越王的名字来看,名字真正有意义的是后面一个字,象越王无余的名字重心在余,无疆的名字重心在疆,所以无锡两字的重心在于一个锡,这里的锡并不一定是金属锡,从说文解字来讲,古代锡和赐相通为一个字,所以锡应该是赐的意思,当然看作金属锡也行,因为锡是制作青铜器一个比较重要的原料,当时也是稀缺资源,所以无锡有锡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地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无锡就是有锡,是天赐之地富贵之地,侗台语系中无锡也有我首领之地的意思应当是异曲同工!从这个角度来看,王莽新朝时期将无锡改为有锡也是有道理的,当然和锡山产不产锡是绝对没有丝毫关系。
春秋末期,越国灭吴国后,毁吴国宗庙,为防范吴国遗民,在离无锡梅里泰伯城不远的鸿山后宅的吴家浜古城驻军,留守吴国都城地,那些高等级贵族死后就葬于吴家浜古城旁边的仅次于绍兴印山王陵规模的鸿山越国贵族墓群中,在他们统治100多年的时间中给这片春秋吴国都城地留下了一个无锡的地名。当越国衰落,楚国势力又进入苏南地区,春申君被封吴地后,相关以无锡地名的记载就开始多了,史记中泰伯奔荆蛮,春申君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城在无锡,郡城被后人称为黄城,在现在惠山西坡钱桥地区,对面还有范蠡建的军事要塞斗城,两城相近被叫做黄斗城,元代还有遗存,至今尚存地名。后汉书越绝书中春申君治无锡湖立无锡塘,无锡历山盛祠以牛,建龙尾陵道。在春申君治水的地方,近代还发掘到了一组带有铭文“王子申”的素面青铜器,现在在南京博物院有一组展柜(附图5)!
考究无锡地名,更明确了无锡地区作为泰伯奔吴之地,吴国都城泰伯城阖闾城所在地,到越国贵族给故吴墟古勾吴地取名无锡,到春申君治无锡湖立无锡塘,再到秦代大一统降级设县,三国时期更因无锡湖围湖造田军屯成就了无锡湖西岸的晋陵,晋代又析出江阴,无锡因此蛰伏2000年,近代再次崛起复兴,冥冥之中,这就是定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