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发布:《今日》新媒体平台,出品:《现代快报》教育人才工作室 “将无锡百年奋斗史化作鲜活育人教材,将思政教育深深扎根在无锡大地”。5月16日,无锡“一城一馆一课”暨“科创思政·实业报国”协同育人启动仪式在无锡学院举行。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八研究所所长、国家卓越工程师蔡树军,无锡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科协、市总工会等部门嘉宾代表,全国及无锡市劳动模范代表,红色展馆、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大中小院校代表,无锡学院校领导、师生代表等共同参与活动。  “作为无锡唯一市属本科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耕产教融合、人才融通、科教融汇的创新路径”,无锡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宏说, 此次协同育人行动以“科创+思政”融合为抓手,携手20家共建单位打造“课程开发-实践育人-资源共享”全链条育人生态,通过校企合作深化思政育人实践、实景课堂创新和资源整合协同,培养兼具创新技能与报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无锡近年来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成效显著。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提出,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依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完善“市区联动、馆校协同”工作机制;立足无锡文物遗迹、工商遗存等特色资源,开发“科创思政·实业报国”系列课程;强化师资双向培养,探索“校进馆、馆进校”模式,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全省思政育人提供无锡经验。“此次协同育人行动是无锡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响应全省‘大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的生动实践。”李秋峰要求,要立足城市底蕴,打响“科创+思政”特色育人品牌,将思政教育融入科技攻关、产业实践、人才培养各环节;要深化协同合作,构建“校—企—馆—城”育人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从“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变,构建“同城育人”良好生态;要积极先行示范,探索“一城一课”的生动样本,以“科创名城”的基因滋养国之栋梁。 活动现场,无锡学院与市科协、市总工会分别签署“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共建协议,并发布“红色寻根篇”“科创报国篇”“科学家精神篇”“劳模工匠篇”四大主题共20项精品课程。学校与姚桐斌故居纪念馆、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20家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协议,聘请了何光华、袁彩凤、邵坚林、陆伟庆、苏化冰等20位行业领军人物担任“科创思政导师”。UCLA电子工程系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所长、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树军围绕芯片主题作无锡学院“锡大讲堂”首场讲座。 活动现场,无锡学院与市科协、市总工会分别签署“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共建协议,并发布“红色寻根篇”“科创报国篇”“科学家精神篇”“劳模工匠篇”四大主题共20项精品课程。学校与姚桐斌故居纪念馆、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20家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协议,聘请了何光华、袁彩凤、邵坚林、陆伟庆、苏化冰等20位行业领军人物担任“科创思政导师”。UCLA电子工程系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所长、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蔡树军围绕芯片主题作无锡学院“锡大讲堂”首场讲座。 活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无锡学院“科创思政·实业报国”协同育人中心揭牌,标志着无锡“一城一馆一课”暨“科创思政·实业报国”协同育人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协同育人行动,通过整合无锡红色文化资源、科创产业优势和劳模工匠力量,构建“政—校—企—馆”联动机制,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讲授向实践浸润转型,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新路径。(陈静 谢抒辰) 活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无锡学院“科创思政·实业报国”协同育人中心揭牌,标志着无锡“一城一馆一课”暨“科创思政·实业报国”协同育人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协同育人行动,通过整合无锡红色文化资源、科创产业优势和劳模工匠力量,构建“政—校—企—馆”联动机制,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讲授向实践浸润转型,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新路径。(陈静 谢抒辰) 举报 举报
 
 